“定位準,取舍明” ——深化“順性 和諧”課改講座順利進行
“定位準,取舍明”
——深化“順性 和諧”課改講座順利進行
根據(jù)2019年紹興市深化品質課堂教學改革精神,我校確立了“順性 和諧”綠色課堂與精準教學、體驗式教學有機融合,最終達成立德樹人有效增分的目標。為逐步推進我校品質課堂教學改革,順利實現(xiàn)課堂轉型,于2019年3月15日下午,學校特邀請浙江師范大學課堂轉型研究中心副主任/課程中心常務副主任朱競豐教授來我校作“基于精準教學有效提分的課堂轉型”講座。
在講座中,朱教授首先指出“高考復習研討會”、“三輪復習”等要學習,但不能全信,因為這些活動這些經(jīng)驗這些方法并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學校。只有定位準,善取舍,學生有效增分,才能“順性 和諧”。所以要用課改來精準提分,以成績來佐證課改。平時憑經(jīng)驗、憑感覺、憑資料的常態(tài)課會害死學生。學校必須行動起來,推行“基于精準教學的課改”,讓學生都能提分,那才是順學生的性,師生才能和諧,家庭、社會和學校才能和諧。
朱教授還提到,精準教學定生源定目標一定要準。一類生源要以“主動為本、抬頭看天”為特征,以“教考兩張皮、教大于高考”為標準,關注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一定要寬,空間一定要大,老師主要給予平臺機會、任務挑戰(zhàn)、方法策略,可以超前一些、偏難一點,好學生不是教出來的,要借力、接力(合力)、助力。臨界生源要以“被動為本、埋頭趕路”為特征,以“教考一張皮,教等于考”為標準。臨界生需要更多的勵志教育、氛圍影響;需要更多的學業(yè)成功來喚醒學業(yè)自信;需要適合難度的訓練,以“教之準、練之透”為核心,關注題目的落實與鞏固,老師教的準,學生練的透,學生成績自然穩(wěn)定提升。
最后,教科室主任陳衛(wèi)良老師發(fā)言,也說出了老師們的心聲。他說聽朱教授的講座,即輕松又沉重。輕松是對于教學中的一些現(xiàn)象,朱教授用詼諧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比喻,帶給老師們不一樣的感悟和歡樂,在講座過程中,老師們不時得爆發(fā)出一陣陣的笑聲。沉重是反思自己的常態(tài)教學,有很多是在做無用功,常常是老師忙,學生苦,卻勞而無功。原來自己的辛勤勞動,卻換不來學生的有效增分。聽了朱教授的講座,有觸動有感悟有想法,想要對課堂教學有所改變,逐漸做到“定位準,取舍明”,基于自己的學校、自己的班級、不同的學生實施精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