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首次“雙創(chuàng)”活動順利開展
本學期首次“雙創(chuàng)”活動順利開展3.23
為了進一步促進我校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本學期的第一次“雙創(chuàng)”活動于3.23拉開帷幕。23日上午,浙師大專家團隊對我校英語、物理、數學學科的教師進行了個性化、針對性培養(yǎng)指導。
上午第2節(jié)課,本校高一物理教師魯夢霞在實驗樓四樓錄播教室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公開課主題為《機械能守恒定律》。聽課老師除浙師大程燕平教授、韋正航教授外,還有本校很多物理教師,一部分老師在教室后排聽課,一部分老師在錄播教室的小教室聽課。課后,在魯夢霞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說課后,兩位專家和在場物理老師,就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課堂效率、學生互動和教師板書等各方面展開了點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了改進的意見,對我校年輕物理教師開展了積極耐心的指導與幫助。此外,程教授和韋教授還針對下一次“雙創(chuàng)”活動給年輕教師安排了任務與學習目標,指出希望能在校與校之間開展年輕教師的交流與學習活動,以進一步促進年輕教師的成長。
上午第2、3節(jié)課,浙師大專家金善董教授在實驗4樓錄播教室和我校英語老師就“課題申報及教學論文撰寫”展開了專題研討。金教授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出發(fā),針對英語讀寫教學中,問題鏈、語境創(chuàng)設、語篇呈現、ST詞與句、組塊教學、3-logue評價等方面進行剖析,以兄弟學校寧波四明中學教研團隊為范例,講解了如何結合自己的某一課堂教學進行撰寫教學論文,以自己的教學研究進行課題申報。金教授還給每位老師意向量身定做一套方案,讓每位老師朝著這一方向進行研究。最后,金教授給兩位要參加優(yōu)質課和智慧課堂錄像課的老師重點傳授如何運用CPC(Connections—Points—Connections)模式,通過研究英語語言文本結構的性質特征,融合閱讀和寫作可操作的框架結構。與會老師都認為這種論文寫作指導和課題申報培訓減少了研究過程中不必要的彎路,增加論文寫作和課題申報的信心。
上午23兩節(jié)課,在行政樓308會議室,浙師大唐恒鈞教授、徐元根教授我校對數學教學進行個別老師追蹤訪談,教學處王偉波老師、雙創(chuàng)活動的教師及其它感興趣的老師參加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就劉海亞老師的教學設計《數學歸納法(第一課時)》進行了研究,專家們從”學習力”視角針對我校生源培養(yǎng)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給予了深入的指導。指導后,專家組和部分本校老師下班聽了劉海亞老師的常態(tài)課課,對劉老師教學理念和學生調動能力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會數學老師深表收獲頗多,感觸頗深,還有其他老師預約了下一次學習機會。
相信在浙師大專家的幫助指導下,我校老師的真做實干下,“雙創(chuàng)”活動將帶動我校廣大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為學校的教學骨干,成為學校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中堅力量。